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2022年人間通訊社義工授證 柴松林總主筆勗勉新人

佛光新聞

字級

2022年人間通訊社義工授證 柴松林總主筆勗勉新人

【人間社 胡堯儲 高雄報導】 2022-10-06
10月1日是人間通訊社的大日子,一百多位新進義工記者齊聚佛光山雲居樓接受新聘證書,連同2019年授證的88人,已有196位的義工陣容。

總主筆柴松林表示義工所做的事,是為人群需要的「服務」,只有「付出」而不要求回報。義工付出的是甚麼?付出的是人生最寶貴的「時間」,付出的是對人群有用的「智慧、知識」。義工的付出並非沒有回報,服務過程中「自我成長,結交朋友」,「這個世上有人需要我的服務」的「使命感、榮譽感、成就感」就是回報。

柴教授勉勵新進義工記者,在報導的態度應該是:慎選要報導的消息;要有主題、意見、結論;下筆謹慎,文字要運用適當。柴教授說,他年輕時就立志「當記者,辦報」,但在戒嚴時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,早年台灣的教育體系中尚無新聞科系,民國45年才由成舍我先生創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。

那柴教授心目中的記者和報紙又是怎樣的呢?柴教授表示,星雲大師曾問他「你想辦什麼樣的報?」他的標準是報導「真相」,因為有這份報紙,才知道世界真相。柴教授認為,要爭取發言,當記者就是有發言的機會,「但報紙為公眾需要而發行,不為自己發言」。

柴教授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全家人的報紙,不分老少,祖孫可以一起讀,家人友人都可討論。

辦報人對讀者要有愛心,要有慈悲心,做菩薩的心,怕讀者接受虛偽的知識,而報導的內容應該要包羅萬象,要讓讀者看這份報就可以作為一個現代人,無論信仰、意識形態,不懷疑消息真假。

星雲大師一向注重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播,為社會教育而創建佛光山,曾說「人人都要當記者」,好文章、好消息都要透過福報刊登,傳播三好理念導正錯誤觀念。

柴教授引述聯合報董事長的話:「人間福報是『義工辦報』,義工才是老闆。」人間通訊社的義工記者都要如此自我期許。
12345678910第1 / 934頁
追蹤我們